查看原文
其他

赏析|唐诗中的灵隐寺

汪文忠 灵隐寺 2024-03-19


有唐一代,大量关于杭州灵隐寺的诗歌集中出现,其中有着不俗的表现手法,给后世读者留下了关于灵隐寺的描摹和状写。像白居易、贾岛、李绅、张祜等等,亲身游历过灵隐寺,并对古刹进行赞叹。根据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交游:寄于僧人好友;

描摹:游玩写景抒情;

即兴:如寄宿之作。


这三种类型基本展现了唐代的诗人们对灵隐寺的接触事件和钟意之情。



交游之作


文人士大夫的交游历来是诗歌中的重要内容,而关于灵隐寺的诗歌,主要是诗人们和灵隐寺内的高僧大德相结交往来,这一类型最著名的有白居易、权德舆、李绅几位。


白居易因其好友元稹,而心向佛门净土,其本人也是和僧人们颇多交往,白居易的《题灵隐寺红辛夷花戏酬光上人》就是一首清新、幽默的诗作:


紫粉笔含尖火燄
红胭脂染小莲花
芳情乡思知多少
恼得山僧悔出家



这首诗是一首戏谑的作品,白居易对灵隐寺周边的植物「红辛夷花」心生鬼马,想写一首诗来戏弄酬光和尚,此即为该诗的写作缘由。


此诗结构也极为简单,先是对红辛夷花进行了外部描写,紫、粉、尖数字写出了红辛夷花的状态和颜色,极尽生动。


「红胭脂染小莲花」一句将其类比成莲花,但诗人将其美好与酬光和尚的出家生活联系起来。说酬光和尚也喜欢这美丽的植物,但是却不能如同白居易这样的居士一样潇潇洒洒,说这朵花让酬光和尚感到后悔出家为僧了。这一来二去的手法,虚虚实实,表现了红辛夷花的美好。


同样也是一首游戏之作,权德舆的《戏赠天竺灵隐二寺寺主》:


石路泉流两寺分
寻常钟磬隔山闻
山僧半在中峰住
共占青峦与白云



这首诗虽然是一首戏谑之作,但其中蕴藏着历史文献价值。因为,诗歌描写的内容是天竺、灵隐两寺的关系。天竺寺位于飞来峰西麓,东临月桂峰,与灵隐寺距离不远。所以诗中说,石路泉流将两寺分开,每日早晚起居修行的钟磬声能够互相听见。半住在山峰的僧人,却不必烦恼,因为他居于山腰的寺院中,每日共享这青山白云。




描摹:游玩写景抒情


这一类描摹寺院景色的诗歌,虽然少有表情达意,但是此类诗歌对灵隐寺的描写,可以用「状外物」、「描山水」、「刻清音」来概括。最为显著的是,描摹刻画极尽精美、细致,又能脱其俗流、清新自然。皎然所写的诗歌在此类作品中可谓翘楚,有《界石守风望天竺灵隐二寺》一首:


山顶东西寺

江中旦暮潮

归心不可到

松路在青霄


有趣的是,皎然描写的也是天竺、灵隐二寺,这说明至少在唐代,天竺、灵隐二寺的关系密不可分。



和权德舆一样,皎然也描画了两寺的自然位置,一东一西,但是皎然的用词更为考究细腻,做到了在刻画准确的基础上,用语不俗。比如,“松路在青霄”一句就是例子,松树间的小路蔓延到云霄之上,苍茫大气而又不失恰当。与之对比,司空曙也有一首《灵隐寺》:


春山古寺绕烟波,

石磴盘空乌道过;
百尺金身开翠壁,

万龛灯焰隔烟萝。
云生客到侵衣湿,

花落僧前覆地多;
不与方袍同结足,

下归尘世定如何。



这首诗与皎然一比,描摹更加细腻,而且用语繁复,极尽描写之能。诗的首联,用烟波、乌道渲染气氛。再如颈联,用夸张的手法,金身必百,灯焰必万。对仗工整,韵律齐整,实在是一首描写灵隐寺的极佳诗作。但是,这也正是此诗的局限所在,描写过于细密,以至于失去了给读者想象的空间,留白之憾。


总体来说,这一类诗歌,就寺写寺,即景画景,虽为文采飞扬的诗句,却忽略了抒情表意的性灵。张祜有一首《题杭州灵隐寺》也属此类范畴。


峰峦开一掌,朱槛几环延,
佛地花分界,僧房引竹泉;
五更楼下月,十里郭中烟,
后塔耸亭后,前山横阁前;
溪沙涵水静,涧石点苔鲜,
好是呼猿久,西岩深响连。



此诗的特别之处在于刻画「细致」、「入微」,在唐代诗人中对灵隐寺的描写就此诗最为细腻。与其他诗作不同,其他诗作的重点在于描写寺院气氛乃至寺院周边的美好景色。此诗就寺院的具体景物进行描摹,象佛地僧房、佛塔、后塔、前山、溪沙、涧石等,都是对寺院的内部空间作了详尽的交待。



即兴之作


文人士大夫游山玩水,最重要的两环就是题诗、留宿。兴起之时题诗于寺壁,兴尽之时留宿在寺内,与高僧大德畅聊古今雅士。这一类型诗歌的作者主要有两位,一位是张祜,一位是张籍。张祜有《秋夜宿灵隐寺师上人》一首:


月色荒城外,江声野寺中。

贫知交道薄,老信释门空。

露叶凋阶藓,风枝戛井桐。

不妨无酒夜,闲话值生公。

该诗以「肃杀」、「凄凉」为主要基调,联系张祜的身世,其清高孤傲多次遭受排挤。此诗时间已不可考,但是从其整体风格来看,应不是其青年时期所作。


诗句中「贫知交道薄,老信释门空」一句,绝非少年裘马能抒发,当是作于苦闷之时。而且,张祜对灵隐寺游览是可考可信的。


《唐才子传》中说他:「性爱山水,多游名寺,如杭之灵隐、天竺,苏之灵岩、楞伽,常之惠山、善权,润之甘露、招隐,往往题咏绝唱。」


足见,张祜不是一次游览,而是把灵隐寺作为自己常去的一处地方。



再者,张祜此诗风格较为凄苦,从首联的一个荒字就把全诗的基调定住。全诗描写了自己在一个深秋的夜晚,借宿在灵隐寺中。中间两联较为有趣,直接抒情而后写景,先感叹人生际遇的哲理,诗人认为人在困苦无名的时候才知道人情的单薄,在老年才知道佛门的清净。在思考哲理之时,看到窗外绿叶凋残和阶上绿藓,最后化用典故,借高僧道生之典,将他身边的和尚兼好友比作道生,虽然无酒但不妨碍二人相互倾吐心声。


张籍的一首《宿天竺寺寄灵隐寺僧》则又一次把灵隐寺和天竺寺联系起来,不同之处在于,他是住在天竺寺而寄信给灵隐寺的僧人:


夜向灵隐息此身

风泉竹露净衣尘

月明石上堪同宿

那作山南山北人


天竺、灵隐二寺本就一山之隔,在唐代诗人的眼中本就密不可分。前文权德舆的诗歌也是一例,二寺地理位置相近,常被唐代诗人联想起来,成为一段佳话。



结语


灵隐寺作为一座东晋名山古刹,不仅仅具有宗教用途和遗产使命。由于后世诗人们对灵隐寺的钟爱和热衷,尤其是有唐一代,不小体量的诗歌涉及到了这座千年古刹。


有趣的是,在东晋至隋间,灵隐寺的题材几乎没有出现在诗歌中。可见,有唐一代的诗人们对灵隐寺的钟情。


杭州灵隐寺不但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寺,其因唐人的钟爱和眷恋而留于唐诗典籍中。无论是交游、描摹、寄宿之作,都对灵隐寺的历史、面貌进行完整的记录,让后世读者看到:于外有唐代灵隐寺的香火盛景,于内有唐代灵隐寺的文人趣味;令灵隐寺独特的古刹景色为人们所铭记。

转载自【杭州佛教】


长按下方二维码,进入”华严共修“

随喜植福在线登记小程序


1




农历庚子闰四月十五(公历2020年6月6日)杭州灵隐寺药师殿启建“结夏安居·共修华严”。僧众恭诵《大方广佛华严经》,以此诵经功德,祈愿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诵读《华严经》于庚子农历闰四月十五开始,至七月十五结束(公历6月6日——9月2日)。“共修华严”随喜植福在线登记正在进行。



敬请关注


根据广大善信居士的需求 灵隐寺开通

“共修华严”随喜植福在线登记小程序”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共修华严”植福随喜在线登记小程序



线上随喜操作流程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

往期回顾


有序开放

灵隐寺开放 喜迎八方游客 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

杭州灵隐寺《关于有序恢复开放的通告》

灵隐寺6月2日起有序开放 光泉方丈说:大疫见大爱

关于杭州市宗教活动场所逐步有序恢复开放的通告

杭州灵隐寺有序恢复开放第一天 举行升国旗仪式

杭州市市属佛教寺院和道教宫观参观预约须知

疫控办《关于宗教活动场所恢复开放的情况通告》

灵隐寺施放瑜伽焰口 超荐疫情逝世亡灵

有序恢复开放 你该如何去寺院上香礼佛?

《华严经》所在之处 即诸佛所在处

灵隐寺2020年“结夏安居•共修华严” 启建

灵隐寺僧众6月6日起结夏安居

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当好“重要窗口”建设先行者


☀藏识

大雄宝殿楹柱联——莫虚负荷花十里桂子三秋

大雄宝殿楹柱联——宝坊千载 楼阁重开

大雄宝殿楹柱联——古德安禅 岳镇西湖

大雄宝殿楹柱联——入殿不须问过去未来

大雄宝殿楹柱联——善门呈宝相 发菩提宏愿

大雄宝殿楹柱联——积无量千万诸善根

天王殿  楹柱联——泉水生暖意  放笑脸相迎

天王殿  楹柱联——愿下心低首 普度众生

天王殿  楹柱联——眼前佛面即如来

天王殿  楹柱联——金刚一杵 扫荡群魔

天王殿  楹柱联——峰从天外飞来

天王殿  楹柱联——鹫峰从天竺飞来

天王殿  楹柱联——毗卢楼阁在南中

天王殿  楹柱联——法门不二 大腹能容

天王殿  楹柱联——悟道一念自开怀


视觉 | 吴越文化艺术瑰宝——灵隐寺千年双石塔

视觉 | 千年陀罗尼石经幢  见证灵隐寺悠久与辉煌

视觉 | 古樟华盖 有凤来仪

视觉 | 杭州灵隐寺 娑罗圣树花开正盛

视觉 | 罗汉松上的小罗汉

视觉 | 灵山含秀色 鹫岭起嵯峨

视觉 | 济公行迹 云林寻觅


☀赏析

鸠罗摩什《十喻诗》

白乐天诗《题赠定光上人》

东晋名僧支遁《八关斋诗》

傅大士语录 回光返照 一刀两断

道川禅师诗偈中的禅趣

云林硕揆原志禅师及其禅语

▲佛教成语 “一丝不挂” 地 “闭门造车”

梵呗清唱 《华严 起梵腔》

国外典藏《悉达多太子削发出家图》

明刻三十二种篆体《金刚经》

济公诗文——论禅作诗(七)

吴道子《释迦降生图》

▲古诗——登飞来峰

▲古诗——凡圣含灵共我家

▲古诗——水月心方寂

▲古诗——宿清远峡山寺

▲古诗——水月心方寂

▲古诗——一湖明月夜渔归

敦煌稀世孤本——《三界九地之图》

海外巨型壁画《药师经变图》

禅宗祖师的咏月诗

佛经的装帧之美

大师笔下的“布袋和尚”

菩萨的璎珞

撰文|汪文忠

摄影|一叶

美编|慧容

责编|妙莲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查看线上随喜操作流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